【國內旅行】台東下賓朗部落學習營 part2 難忘的部落晚會
台東下賓朗部落學習營活動第三天,我們接續把剩下的工項完成 ! 大家一樣分組進行,有人負責花園、有人負責圍籬,我分配到火塘組。☛台東下賓朗部落學習營part1活動回顧
很像考古學家的火塘組~~~
火塘是花園中的重要工項,對卑南族人來說具有相當重要意義!根據大哥描述,火塘可說是早期部落家庭的中心,類似現在客廳的概念。(一般祭祀、待客、議事、飲食…等重大家庭活動都會在火塘邊舉行。)
我們這組算是大集合!和我同組的組員有卑南族、排灣族、以及太魯閣族 ! 大家在堆火塘的同時也一邊打屁XD 聊到不少各自的家鄉文化,瞬間增長不少知識!
其中一位火塘組員~阿弟
多虧他我才知道原來台灣有太魯閣族(不是打棒球的大魯閣喔)哈哈,不然我還一直停留在國中課本只有13族的年代XDD
再來是卑南族代表~昭明大哥 !
他也更仔細分享好多卑南族的文化歷史,舉例來說像是像是下賓朗旁的綠色隧道…! 因為他,我才知道原來綠色隧道是日治時期用來躲避空襲 (運送物資時掩人耳目用)。聽說原本長度是一路從台東延伸至瑞穗,後來僅剩台東這一段。
另外還有部落內的習俗,家中男孩到某一定年紀後就要到集會所生活。像他自己的小孩目前也在集會所學習,等待時間到就可以參加象徵成年禮儀式的少年猴祭。下賓朗依然保有刺猴的傳統,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改由草猴替代。
除了昭明大哥的分享之外,另外還有一位來自屏東的排灣族~~子葳
沒錯!他就是擁有超強歌聲的小隊輔 (台東帕華洛帝),想聽他的歌聲可以點擊這裡(影片置於文末處)。多虧他的分享讓我對排灣族有更多認識~~
老實說一開始我對排灣族真的沒什麼概念,一開始還問了他超多蠢問題…幸虧他人很好,很有耐心的一一為我解答,後來還跟我分享好多關於排灣族的文化與祭典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五年祭以及刺球!排灣族透過這些儀式祈福,甚至預測未來運勢~~另外也聊到關於他們傳統服飾的部分,聽說傳統族服居然有多達十公斤重!阿弟聽到之後還一直笑虧他超愛美XDD
休息時間還有人帶來台東特產~釋迦,真的好甜好好吃 ! 超推薦的啦~~~
部落弟弟在一旁學習生火
就這樣忙一個早上,終於要完成收尾 !
好值得紀念(淚)
花園組的也完成囉!
趁著下午空閒時間大夥也轉移陣地到附近的卑南遺址公園野餐、參觀家屋~~
每人一份的部落 “便當”:族語 tavu(音似:打富)外型超級可愛!!! 給便當的話就叫做 : putavu(音似:咘打富),正確意思是給家人的便當(要外出前才可以拿喔)。
當天的便當內容物為糯米飯,族語稱kinavuras,意為:煮熟的糯米。除了糯米飯,還有醃菜、小魚乾…等等。
據說這就是卑南族的傳統便當 ! 全部都是用葉子做的,好讚!也超環保的~~~
聽說一直到現在他們都還是保留這傳統 ! 便當還可以拎著喔~~
家屋認識
據說這座家屋是傳統的樣貌建造,由三個部分組成 : 家屋、祖靈屋、小米靈屋 。
祖靈屋與專門祭祀小米的靈屋。
參觀時部落大哥也一邊幫我們導覽解說~沒想到那時候就有拉門設計~~好潮!!!
如果想更詳細了解,也可以參考門口的解說牌~
學習花環編織
據說真正道地的編法是這樣~~必須要用腳趾夾住在開始編織。而且族裡有規定,做好的花環不能自己戴,要送給別人喔(真的是好朋友限定啦)🤣🤣
對卑南族來說,花環不僅是「美」的展現與榮耀的象徵,更是友好情誼的連結。所以編織時,必須想著贈與的對象,這樣編出來的花環,才最能與受贈者的氣質相襯,充滿真誠與十足心意。
竹杯
聽說是等等晚宴要用的,杯身還可以自己畫上圖騰。
晚宴地點就是我們白天蓋好的花園~~沒想到節上燈飾之後變得超有feel,好像參加戶外婚禮的感覺~很浪漫耶~~
族裡的長輩也用歌聲歡迎我們~~
特製的風味料理
烤雞和烤乳豬都超好吃 !
居然還有蝸牛!!! 聽說是山上採的,口感有點像雞軫有咬勁~~
早上蓋的火塘,真的生火了 ! 我們吃的烤乳豬就是在這裡烤的~
後來族裡的長輩們也圍著火塘取暖聊了起來,不知為何看到這幕內心突然一陣感動…。
晚會還有樂團表演,演唱者是部落樂團 “流浪公園” ,他們歌真的不錯聽!唱的很棒大家都嗨起來~~
他們也有IG,有興趣的可以追蹤一下喔~
結束前當然大會舞是不可少的,後來晚上還有些人繼續到民宿續攤聊天~
隔天,也就是旅程最後一日我們依然過得充實 ! 來學習製作卑南族傳統的米食「avai」音似:阿拜 (米食製品的統稱)。但首要任務必須先到山上採集米食所需的粽葉~~
削下的樹皮是用來當繩子綁
採集的同時,大哥也憶起過往,直說這裡以前是他們翹課後常來的秘密基地呢XD
少年猴祭使用的草猴
猴祭是卑南族少年成年前的訓練,藉著刺猴活動與儀式,來培養膽識。傳統少年猴祭在正式刺猴之前,還必須先豢養猴子,等待建立感情基礎之後才射殺。感覺有點像電影金牌特務的劇情@@ 不過現在都已經以草猴替代了~~所以這個樹葉就是用來做草猴的材料唷!
採完後大家也向山鞠躬表達謝意,真的是太感動了~
回到部落,大家開始學習米食製作
我們做的是pinalupuk(音似:比拿魯布克)祭儀期間皆會製作的傳統米食製品,餡料包含豬肉、糯米粉、南瓜、花生,加好餡料的糯米糰先以甲酦醬葉包裹後再用月桃葉包成長方型狀,最後用棉線或月桃葉梗固定。
精華內餡就是豬肉啦~~~
我包的XDD 居然有人說好少女!!
等待粽葉變色就可以起鍋囉 !
以往對卑南族的認識就只有少年猴祭,但經過這一次的活動也對卑南族文化有更深刻認識,而且很多體驗都是Google上查不到的資訊,內心覺得很感動、收穫滿滿。
結業式時,不僅主持人蕙瑛姐講到幾度哽咽,我們這些志工們也離情依依啊!特別佩服卑南族人取之自然的生活智慧,真的很厲害!隨手摘下的花花草草都可以編織成美麗的花環,對大自然也是飲水思源的珍惜。經過這次體驗發現其實不一定要出國,才能體驗不同生活,臺灣也是很棒的旅行國家喔 !
您可能喜歡
按讚加入粉絲團